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服務熱線:010-65056211

老年人花大價錢買的“寶貝”真的值錢嗎?記者調查收藏品騙局

發表時間:2023-05-04 15:17

最新發布的《北京市2023年老年人權益保護形勢分析報告》顯示,在收藏品領域,老人被騙最多。面對權益受到侵害,有68%的老人未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記者調查發現,“收藏熱”背景下,老年朋友往往花大價錢購買“寶貝”。然而,所謂“保值升值”多是固定話術,還有“劇本”引誘老人。


盧琳父親購買的紀念“金條”


花費:“金條”、“銀元”、“紀念币”動辄萬元


要不是幫忙拾掇父親的房間,盧琳怎麼也想不到,父親竟然在家裡藏了這麼多“收藏品”。瞬間,這幾年一直梗在她心裡的疑問終于解開——父親每個月退休金一萬多元,平時卻省吃儉用、生活拮據,原來是把錢花到了買“收藏品”上。


盧琳父親購買的收藏品包裝盒堆滿了房間


“箱子裡裝的收藏品品種,多到不敢信。什麼人民英雄紀念金條、銀質紀念章、全套珍藏版人民币、假花瓶瓷器,甚至還有‘玉玺’……”盧琳說,有的藏品有“收藏證書”,寫着“限量發行”,有的則鼓吹“極具收藏價值”,像模像樣寫着收藏編号。然而,仔細一看,這些收藏品的做工和細節,又讓人感到懷疑。


兜售給老人的“玉玺”收藏品


一款生肖銀質紀念章的收藏證書


“收藏品”的真假或價值多少暫且不論,每一樣都去購買,掏出的真金白銀可是不少。一套“人民英雄紀念金條”,價格為49800元;一套生肖類别的“五鼠紀念章”,統一定價為6880元……“随便一盒紀念币或者一個收藏品,都是好幾萬元買來的。家裡光是開出的幾萬元一張的收據,就有不少。”為了弄清五花八門的收藏品到底從何而來,盧琳耗盡了工夫。父親一開始并不願意吐露購買來源,後來經過耐心詢問和觀察,盧琳最終才明白,不少“收藏品”都是通過陌生電話或短信推銷,誘導老人購買的。


電話或短信推銷之外,有的收藏品則是從看似正規的途徑而來。林又峰的父親,是聽信了自稱是某銀行推銷人員的推薦,而先後花費近四萬元購買了多個“收藏品”。這其中,有名為“國家财富人民币套裝”,購買價格為5950元;還有一個名為“世界銀元”的收藏品,購買價格約8800元;此外,還包括一個紀念銀磚,以及“傳世珍寶精雕彩銀版書畫雙絕”,價格為28800元。“那個推銷員指導我父親在銀行App上操作購買的。”林又峰知道後,曾聯系要求退貨。經過一番周折,終于成功退掉了一個8000多元的“收藏品”,“再後來我們要求繼續退,那個推銷員的微信和電話都拉黑了老人,聯系不上了。”


陷阱:升值引誘——虛假承諾還按劇本演戲下套


動辄數千上萬元的“收藏品”,究竟是如何引得老人信任的?為何老人心甘情願慷慨購買呢?這背後大多有“保值增值”的誘惑承諾,此外更有“劇本”套路老人。


多位當事老人親屬介紹,老人之所以會購買這些“收藏品”,是因為推銷人員介紹能夠“保值增值”“有很大的升值空間”,甚至有推銷人員對老人作出“不升值可退貨退款”“有回購計劃”等承諾。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多個針對紀念币、“收藏品”的投訴中,投訴者均表示當初對方有作出類似“保值升值”等承諾。


記者發現,作出“保值增值”等承諾,隻是兜售所謂“收藏品”的人員,完美計劃中的第一步。對于很多老人而言,掏錢購買收藏品,才剛剛進入對方設定的圈套。


林又峰的父親,在推銷人員的誘導之下,前後購買了四個收藏品。而每一次購買收藏品,價格都是節節增高。“從第一次掏五六千元買收藏品,到最後一次掏了28800元。”他氣憤地說,那位自稱是銀行推銷員的人,用各種五花八門的理由和借口,一步步誘導老人購買,“賺了昧良心的錢!”


除了“保值增值”的誘惑,還有收藏品兜售的“劇本”陷阱。退休之前的一些年,盧琳的父親就有電視或電話購物的習慣。退休後,老人平時在家,經不住話術引誘,最終中了推銷人員的“劇本”式陷阱。“舉一個例子。之前有一個年輕小妹來推銷,說某個收藏品會增值升值。這不是關鍵,見到老人猶豫,很快還會有其他人來假裝問價,準備回收。”當老人看到這麼快就有人“問價回收”時,也就慢慢放松了警惕,偏信某個藏品可升值增值而掏錢購買。


“每一樣所謂的收藏品,兜售背後都有一群人在演戲。”盧琳說,演戲的目的,就是騙老人。劇本,則不僅包含分工明确的角色,還有打感情牌的“賣慘”。“比如,裝可憐的,說要養家什麼的;還有對老人謊稱父母有病,求一個業績的。”讓盧琳感到生氣的,不隻是“劇本式”陷阱,還有變本加厲地壓榨和欺騙。“隻要買過一次什麼收藏品,就有源源不斷的電話推銷。”


調查:品質低劣價格跳水


紀念金條、紀念币、銀元、珍藏版……那些五花八門的、聲稱能夠“保值增值”的收藏品,真實價值究竟如何呢?


“四萬多元的金條收藏品是假的,薄薄一層皮,裡面全是假金。”盧琳說,由于自己也有朋友專門做收藏品和金銀品鑒定,她便将父親購買的一些金銀紀念币拿去鑒定詢價,得到的答複都是不值什麼錢。“别人說得都比較委婉,其實就是幾乎不會給價格收購。當初幾千元幾萬元買的收藏品,現在幾百元都很少有人要,扔了又覺得可惜。”


林又峰父親花費近40000元買到的收藏品,最終他在網上以4000多元的價格處理掉了。“那些所謂的收藏品,我拿去賣給市場上收黃金首飾的人,問了一圈兒,很多人都說根本不值錢,也沒人願意收。”


記者聯系上一家從事收藏品鑒定和回收的店家,将盧琳父親購買的一些“收藏品”圖片發給對方詢價,也得到回複“沒法兒給價格,不值錢的。”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記者發現,老人購買的同款售價6880元的生肖紀念章,在一家二手網站上挂出的價格僅為268元。


數千元數萬元買到的“保值增值”的收藏品,實際流通中,價格幾乎都是“大跳水”。更重要的是,一些“收藏品”的發行機構,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甚至是涉嫌詐騙。


以一套珍藏版58國紙鈔硬币收藏冊為例,“收藏證書”上的信息顯示,該收藏品全國限量發行3000冊,全球統一價格為3880元人民币,出品方為“中美國際錢币有限公司”。然而,記者通過多個公開渠道查詢,發現均沒有該公司的任何信息,很可能是一家子虛烏有的機構。而名稱相近的“中國國際錢币有限公司”,經查詢是在境外注冊,且已“宣告解散”。


署名為中美國際錢币有限公司出品的58國錢币郵票


盧琳父親以49800元購買的“人民英雄紀念金條”收藏品,開出的發票上顯示,公章署名是中國收藏家協會。但記者聯系該協會,協會工作人員聽聞後立即表示“你上當了,受騙了。我們協會不會參與收藏品的買賣或推銷,千萬不要再買了。”


紀念金條發票上加蓋的公章被“打假”


記者注意到,中國收藏家協會官網上曾多次發出聲明表示,“協會不發行、推銷任何收藏品,也從未委托任何單位或個人推銷收藏品,更不舉行所謂的‘藏品回收’及藏品拍賣會。”“凡是以中國收藏家協會名義推銷各種收藏品的,純屬詐騙違法行為。”


分享到:
EXHIBITION DESIGN
首頁            關于我們            作品展示            新聞動态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