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服務熱線:010-65056211

賞草:狂草之巅,自由狂逸

發表時間:2023-06-29 13:40

草書不僅有法度與規矩,其最精妙也最難之處,也就是草書的“自由”和“狂逸”,這是草書屹立中國書法藝術之巅幾千年的關竅密碼。若論賞草,中國書法藝術(草書)30克銀币中的第二枚銀币實乃貼切!



一賞“草聖”之仙品,二賞謝靈運的山水詩。



第二枚30克銀币的主題圖案為唐代張旭書《古詩四帖》局部文字及“賢哲”字樣與“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钤印等組合設計,并刊“中國書法藝術·唐·張旭·古詩四帖”字樣及面額。



唐 張旭書《古詩四帖》局部


銀币背景畫面選取了《古詩四帖》中謝靈運的《岩下見一老翁四五少年贊》(也稱《衡山詩》)。銀币前景則突出表現“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一句中的“賢哲”二字,意為賢明睿智的人,蘊含了德智兼備的美好寓意。整體币面既體現了草聖以紙為天地、以筆繪風雲的逍遙灑脫,“賢哲”二字也是禮贈他人的佳言。這枚銀币,領我們進山,乃賞草之作。



唐明皇文宗時,诏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李白盛贊張旭的才華:“楚人每道張旭奇,心藏風雲世莫知。三吳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随。” 幾千年書法長河裡,不過就出了兩個“草聖”,前一位是開創“今草”的張芝,後一位就是繼承“二王”今草之術,又法接張芝狂草之藝,一變東晉以來溫雅妍美的書風,獨創了“一筆書”的張旭。



張旭于草書一道,學二王為始,其後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崇尚師法自然,“曾聞公主擔夫争道而得筆法之意,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節奏合理、飄忽多變的狂草神韻。”張旭的草書,最突出的風格特點就是“狂逸”,豪放不羁,自由狂野,所以被稱為“狂草”。韓愈在《送高閑上人序》說:“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發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這段話,被曆代書學家視為對張旭狂草藝術的深刻理解。張旭的狂草,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藝術,所謂“狂”,是率真,是奇異,是無畏,是面對變化無端的大自然,大徹大悟後的放下與沉着,俯仰之間的随心、随性、随情。


《古詩四帖》,被視為草書巅峰之篇。張旭在名貴的“五色箋”上,以狂草書體,縱情揮寫了南北朝謝靈運與庾信的古詩共4首。董其昌評說:“有懸崖墜,急雨旋風之勢。”據傳此帖是張旭有感于詩人所描寫的道家隐居生活,而以“揮筆如流星”的抒情方式所書寫的。



銀币背景畫面選取了《古詩四帖》中謝靈運的《岩下見一老翁四五少年贊》(也稱《衡山詩》)。該詩雲:衡山采藥人,路迷糧亦絕。過息岩下坐,正見相對說。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觀銀币背景全篇,可以直觀感受張旭狂草的謀篇布局,包括字體勢、章法布局、乃至留白空間的設計,以及對整幅作品的行氣、節奏、格調的整體把握。賞銀币畫面上的這幅《衡山詩》,具體可把握這幾個特征:第一,在章法安排上,疏密懸殊較大,并不如書法系列前幾組紀念币上規矩平穩的謀篇布局,字與字之間的大小、輕重、疏密的安排變化自然,行與行之間的穿插錯落恰到好處,其字如畫,猶如一幅變化不可測、自然天趣生的奇崛畫卷;第二,看起來很癫狂,卻字字有法,細微的筆畫、字間過渡都交代得十分清楚。“既有規矩方圓,駕馭得又在規矩方圓之外”;第三、氣韻空靈、道法自然,開篇輕盈似飛雪、中篇雨落如珠下、末篇萬馬奔騰來,書法大家的豁達潇灑,真誠率意躍然于币上。


銀币前景則突出表現“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一句中的“賢哲”二字。賞這“賢哲”二字,第一賞構字,沒有故意經營的矯揉之感,而是自然書寫,渾然天成;第二賞品格,字韻寬博雄渾,内蓄自由散淡的雅逸之氣;第三賞情性,這兩字蘊含的是遼闊豁達的美,可以引起觀者内心深處的共鳴。都說《古詩四帖》“嬉笑怒罵皆文章”“奇情叠出,又合理合法。”币畫上“賢哲”二字,給了觀者最生動的印證。


賞書之餘,也是賞詩,達情。“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是謝靈運《衡山詩》的點睛之筆,“賢哲”有兩層涵義,一方面指的是創造中華文化、豐富中華文明、影響民族走向的賢人與哲者們,另一方面,“順天意者,從道而流”,明心識性者,就是賢哲,與佛家的“人是未來佛,佛是過來人”有異曲同工之妙,人人都可成賢哲,人人都可是賢哲,每一個人的微小努力都能影響時代的發展和走向。


方寸間,領略“狂草之巅,跌宕起伏”,觀悟“筆勢縱逸,氣韻生動”。


分享到:
EXHIBITION DESIGN
首頁            關于我們            作品展示            新聞動态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