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服務熱線:010-65056211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

發表時間:2023-07-13 16:29

紅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距今約5000年,因1935年發現于現内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而得名。紅山文化居民定居生活,從事農耕生産并進行畜牧、狩獵等活動。紅山文化遺址已出土的玉器有十幾個品種,造型多為現實生活中的動物或作為神靈的動物,其形象古樸渾厚,注重造型的神奇而不講究圖紋的華麗,具有北方民族文化質樸豪放的風格。紅山文化玉龍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形象之一,是研究中國龍起源的重要資料,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計劃發行一套國家寶藏系列貴金屬紀念币。對于這組紀念币,很多藏友充滿期待,因為這套紀念币文化意義非凡,讓我們能夠再一次在紀念币上觀賞國寶,并得以感受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魅力。通過這套紀念币,我們可以觸摸到曆史的溫度,感受到文明的脈搏。



說到國家寶藏,有一件繞不開的文物——有着“中華第一龍”美譽的紅山玉龍。這件紅山玉器可謂家喻戶曉,它不僅反映出了紅山先民高超的玉器加工技藝,同時也反映出了以龍圖騰為代表的中華民族共同信仰的發展。


玉龍之于信仰



新石器時代,人類在對石器的磨制過程中注意到了玉這種美麗的石頭,開始将其雕琢成器,并将玉器看作有靈之物。西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和環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玉文化的代表。


根據中國金币網上公布的國家寶藏(文明曙光)金銀币設計圖稿的征集公告可知,15克金币背面将呈現紅山玉龍形象。紅山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龍身蜷曲成C形,因此也被稱為C形玉龍。玉龍的吻部前伸,鼻尖微微上揚,浮雕的菱形雙目略顯狹長,頸背上的鬃毛飛揚上卷,周身打磨光潔,沒有花紋。玉龍因為這些細節而顯得非常生動,仔細看,還可以在它的背部發現一個圓形的小孔,如果用繩子穿過圓孔将玉龍懸挂起來,它的頭尾兩端會恰好處在同一水平線上。這件玉器制作之考究令人驚歎,不愧“中華第一龍”的美譽。這件玉龍被發現後,大批紅山文化的玉龍相繼被發掘出土,我國許多遺址中也陸續發現了以龍命名的遺迹和遺物,從而引發了學術界對龍的起源及龍文化問題的探讨。


龍是中華民族自上古以來一直崇尚的神異動物,而它的真實形象卻是中華文化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内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的興隆窪文化遺址是目前中國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遺迹十分清晰的原始村落。2003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現了一個由許多石塊和陶片組成的S形動物堆塑,頭部位置相對擺放着2個野豬的頭骨。學者們最終認定,這是距今8000年前的豬首龍的形象。同樣在敖漢旗,20世紀80年代,考古工作者還曾在趙寶溝遺址中發現了一批繪有被神化了的具龍身的豬、鹿、鳥等圖案的陶尊。這告訴我們,龍首先是來源于古代先民自身的生産和生活。而紅山玉龍所擁有的與豬首極為相似的首部,也說明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豬首龍的崇拜是一脈相承的。


除文化傳承的原因外,紅山玉龍的大量出土也與當時較低的生産力水平和有限的自然認知水平有着直接的關系。遠古時期,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有限,對自然界充滿了恐懼和敬畏,一些生物因行為獨特而被當作神靈的化身或氏族的祖先受到崇拜。這些生物既包括虎、鳥、蛇、魚、蛙等現實存在的生物,也包括根據現實中的動物想象出的龍、鳳等具有神性的虛幻生物。學術界對龍的原型也有多種假說,如豬、蛇、鳄魚、馬、鹿、閃電、龍卷風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龍”字和婦好墓出土的玉龍都顯示出,龍是一種巨頭、有角、大口、長身而曲、有足或無足的神獸。依照這些特征,考古人員在新石器時代的很多遺址中都發現了類似龍形的遺存。從考古發現看,各地龍的形象在面貌上各不相同,有些體态近似,有些則相差甚遠,顯示出新石器時代文化多源性的特點,也表明龍的形象有一個逐步演化的過程。今天我們所熟悉的龍的形象基本定型于漢代。至宋代,一些文獻中開始出現關于龍形象的具體描述。宋代羅願所著的《爾雅翼》中将龍的形象描述為“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一文獻的出現比紅山玉龍所在的年代晚了大約4000年,這說明中華大地上的龍圖騰崇拜是古已有之且長久傳承的。


紅山之于文明


從斷代上來講,紅山文化屬于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類型。盡管紅山文化是因發現于今内蒙古赤峰市紅山而得名,但其分布範圍并不僅僅局限在内蒙古地區。廣義上的紅山文化分布範圍涵蓋了東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區中部、東部及河北省北部。這些地區的考古發掘向我們展示了紅山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獨特的意義,這些意義體現在生活形态、宗教信仰、禮制等諸多方面。


就居住形态而言,紅山先民的居住形态在新石器時代已屬于相對成熟的階段。根據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關于中華文明和國家起源“古國—方國—帝國”的理論,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在古文化聚落層次性分化的基礎上,已經達到産生最高層次中心聚落的水平。


除維護等級分化的社會形态外,紅山文化的原始宗教還扮演着更多的角色,相關發掘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内容豐富的宗教圖景。目前,考古人員已經發現了紅山文化時期的大型石砌建築群。這個位于遼甯喀左東山嘴遺址的建築群由加工整齊的砂岩長條石砌築而成,中心部分是一座大型的房基,房基的前面有石圈形台址。整個建築群按南北軸線分布,注重對稱,講究布局,被考古工作者認為是原始的祭壇。在這片遺址的附近還出土了小型裸體孕婦陶像,由此推斷,當時的紅山先民可能是在這裡進行祈禱生育、氏族繁衍等儀式。修建大規模的壇、廟、冢等建築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隻有在集權制的基礎上,聚落首領才可能調動如此多的資源。而這種集權正是利用宗教來統治、号召聚落成員的,這也說明紅山文化已經出現了淩駕于氏族公社之上的權力機構。


與原始宗教和等級制度一同出現的還有原始禮制,中國的禮玉制度正是在紅山文化時期開始逐漸走向成熟,這為後世玉禮制和玉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本次将發行的這枚紀念币上的紅山玉龍也兼具着禮器和随葬品的性質。除玉龍外,紅山遺址還出土了玉鳥、玉蟬、玉龜、玉魚、大型玉人、玉鳳等精美玉器。這些玉器大多出現于具有一定地位的人的墓葬中,似乎暗示了玉器與等級地位之間的關系。


總體而言,紅山遺址的發掘證明了在5000多年前中華大地上已經出現了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遺址的發掘不僅将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也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傳說找到了實物依據。待到紀念币發行之時,我們要帶着對紅山文化的初步了解去觀賞紀念币上所雕刻的玉龍,我們會看到這條象征中華民族的玉龍正努力沖破蒙昧的黑暗,飛向文明的曙光。


分享到:
EXHIBITION DESIGN
首頁            關于我們            作品展示            新聞動态            聯系我們